邂逅秋日时光,“慢”谈主题课程,点点滴滴共话《娃娃乐》。
课程审议是一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也是一项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育专业水准的工作,还是一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作。
——虞永平《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2020年11月9日上午,温州市第二十五幼儿园小班段老师们在园区教学主管的带领下,齐聚多会议室进行《娃娃乐》主题课程审议园本教研活动,活动通过回顾、碎思、碰撞、分享和评价五个形式,层层递进深化教师对主题课程的思考,增加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一、“慢”·回顾
什么是课程审议?为什么要做课程审议?课程审议之前要做哪些准备?课程审议如何进行?课程审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教学主管刘丽丽老师针对主题审议的理论知识、审议路线等内容带领老师们进行一次重温。
二、“慢”·碎思
通过观看大班主题活动《喜气洋洋贺新年》实例,老师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主题课程审议种种思考。由此可见通过这有“年味”的实践活动,让孩子能以宽怀、崭新的视角去刷新对传统文俗的理解,那么传统文化的美好就会印在孩子的心中,便会顺遂时物,源远流长。
三、“慢”·碰撞
为了让老师对“课程审议”理解的更加透彻,真正落到实处,老师们开始了对《娃娃乐》主题进行现场审议,分别从主题的由来,主题目标,主题网络图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审议。对《娃娃乐》预设了《我是小可爱》、《我们一起玩》、《你好!小动物》三个子主题,由认识自己、与与同伴交往,到亲近自然关爱小动物,主题目标层层递增,逐步培养了孩子社会性等方面发展。
四、“慢”·分享
老师们现场分成四组进行研讨,并选取一人进行分享。通过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点及综合分析幼儿原有经验、家长资源、在地资源等诸多相关因素,对主题内容进行删选、优化、重组。确定主题目标、架构主题脉络、创设主题区域环境等,各组老师团队在合作中达成对课程的共识。
五、“慢”·评价
汇报活动结束后,刘丽丽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首先肯定了老师们在活动中的思与行。同时,有成长也有不足,主题审议把握了儿童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对教材的增删、调整和重构,但对于资源的获得和优化还需要加强。如何有效架构主题脉络,助推幼儿深度学习,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主题审议研修是观点的碰撞,是智慧的分享,是将主题经验转化为儿童经验的过程,也是一次审视过往,明确方向有意义的研修之旅。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离儿童又靠近了一步。
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发现并敬畏儿童的力量。
儿童是课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有选择、决定和创造课程的权利
成为专业而有智慧的教育陪伴着,促进儿童有质量的学习和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