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我校科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初一科学备课组的关青青和朱仕熙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示了“物质的密度”课例。两堂课内容虽然是相同的,但两位老师对所教内容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展示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关青青老师以《水浒传》拍摄镜头导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两个探究活动,逐步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密度的概念。朱仕熙老师的教学设计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巧设铜、铁、铝三种物质的辨别为悬念,讲解物质密度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最后以小组活动测量铝块的密度,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对新知识点进行了落实。
评课议课环节首先由两位执教者把各自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与在场教师进行了交流。听课教师们对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深有感触,纷纷说出自己的听课体会。蔡南科老师肯定了两位教师为准备这节课所做的努力,并高度赞扬他们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构建密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两位老师在设时应该将更多时间与活动关注到概念的建立,思维的发展,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陈琼琼老师则认为,两位执教者在探究活动上的设计都十分用心,但是过于注重托盘天平的使用,导致探究重点不突出。
本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这次活动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