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一步加强小学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衔接,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12月31日在温州市第四中学举行了主题为基于“学习能力进阶“的科学初小衔接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徐洁茹老师、吴锡理老师以及鹿城区五年级、七年级全体科学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杨向群老师及其工作室学员共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还设置了线上直播,供其他年级段科学教师观看学习。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是以《地球的自转》为主题小学、初中科学老师各开出一节公开课,然后由小学初中科学老师代表作观点分享,最后省特级教师杨向群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由徐洁茹和吴锡理老师主持,第一节课是温州市建设小学陈忱忱老师带来的《谁先迎来黎明》,她以地球怎么转为导入,让孩子们通过亲手转地球仪,暴露出错误的科学前概念,通过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活动,让孩子在探究中不断提出疑问,不断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探究欲。整堂课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兴趣强烈,研讨氛围浓厚,学生收获感强。第二节课温州市实验中学李泾泾老师以昼夜现象引入,通过模拟实验模型的选择分析更深层次昼夜现象出现的原因。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初步解释暴露知识不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模型解
释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李老师还通过自制的教具,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地球自转方向对太阳移动方向的影响。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他自然现象。课堂设计注重初小知识的衔接,删重去繁,注重学生建模的学习方法,对现象解释的更高水平要求。
课后温州市建设小学王静老师带来了关于学习进阶设计教学活动的观点分享。王老师指出基于学生学习能力进阶设计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上应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搭建助学脚手架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初中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知识储备。温州市第四中学徐乃肃老师做了例谈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的观点分享。徐老师根据学习进阶模型提出了地球单元学习进阶表。进阶表展现了不同年级段学生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帮助上课老师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徐老师还分析了初小不同学龄段孩子能力差异,对小学教学应在教学设计上侧重游戏体验,让孩子们在感官上去体验、去感知科学知识;对初中课堂要渗透科学核心素养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建模则是为了更好的解释科学科学核心知识。
最后省特级教师杨向群老师对这次活动做了总结。杨老师肯定了陈老师与李老师带来的初小衔接课堂,指出这是真实的科学课堂,并对两位发言老师的观点汇报给予了赞赏。杨老师指出科学教学应该努力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达到知识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科学能力与科学素养目标的达成。小学科学教学应重视教材内部逻辑关系,帮助孩子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初中科学应在小学教学目标达成基础上删重去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基础给予不同教学方法,避免走重复路。做好小学初中科学的衔接,让学生在能力与思维上形成螺旋式上升。
此次初小衔接教研活动,让参会老师对中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认识,帮助教师建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
图文/徐乃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