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围绕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部2020年下半年学前教育研训工作计划,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发挥园本培训的功能及优势,以鹿城区教育研究院提出的“真实学习”理念为指引,结合我园的课改研究课题,不断深化集体教学,推进园本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促进全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融合教育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利用好时间、空间和场地,有序、稳步地开展园本培训。旨在着力提高保教管理水平及教科研队伍建设,推进幼儿园整体再发展。
一、师德培训——讲好“我的教育故事”
本学期以“爱的教育”、“廉洁从教”为师德培训关键词,紧紧围绕“思想筑基、师德铸魂”专项教育活动展开,通过专项教育动员大会、清廉过节专题会议、“讲述我的教育廉故事”、师德师风大讨论、《陪孩子终身成长》读书会等,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二、专项培训——推进课改背景下的班本课程建设
为更好地激发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进一步落实课程的实践与创新,本学期,我园依照区教育研究院的校本工作要求,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教师园本化课程执行力提升培训》,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帮助教师在夯实课程执行力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一)大咖引路 释疑解惑——聚焦课程质量,培养完整儿童
怎样提高课程质量,做适宜本园、本班幼儿的课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更好地促进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课程实施中,老师们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为解决教师的疑惑,9月份,我园借助线上优质资源,开展了由各路幼教大咖带来的课程学习。基于园本,以主题实施的具体范例,深入剖析主题审议过程,通过专家靶定幼儿成长的的关键经验,一线教师队伍提供的实践支持,将幼儿经验成长的机会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为教师主题实施提供了实际意义的指导和帮助,也再一次引发了教师对“主题审议”更深入的思考。从班本课程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大量实践案例介绍,以课程实践成果清楚阐述班本课程开发的路径,为教师建构了关于主题审议的关键经验。
(二)直播培训 经验分享——鹿城区班本化实施专题调研
我园积极响应鹿城教育研究院的“鹿城区班本化实施调研活动”,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钉钉直播学习。以游戏重新审视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家园合力教育,创建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的班本课程,姐妹园分享的关于班本化课程的实践经验与思考,让教师们对班本课程的构建有了新认识和新思考。
(三)以赛促教 以研代培——“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集团园优质课评比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课改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建设,提高教师课程建设和集体活动设计能力,我园于2020年11月25日至11月27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展评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研代培,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等多方面能力。
(四)专题讲座 示范引领——基于儿童立场的班本课程设计
为了深入探寻班本课程的设计,助推我园班本课程的深化,提升教师在班本课程设计的能力,提升课程价值的专业判断能力。2020年12月7日晚,我园特邀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柴林珊老师,为老师们作《基于儿童立场的班本课程设计》。通过2个小时的专题讲座,既有国内外幼教模式的分享,又有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老师们深入领悟“儿童立场”在班本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在柴老师的专业引领下看到儿童,看见课程。
(五)阅读研修 理念深化——“共读一本书”教师阅读研修活动
各园区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了阅读共同体,选定了四本教育专业类书籍《班本化课程》、《幼教图说》、《幼儿发展核心素养》、《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以组内教师共读一本书的形式,将阅读习惯养成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用团体学习的榜样力量促进教师的自主阅读行为,逐步提高教师的阅读意识,助力课改理念的深入和班本课程实践的有效引领。
三、分层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
(一)新教师学习小组
此项培训工作重点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各项工作,基本胜任本职工作,逐步培养学习与反思能力,围绕带班的真实问题展开有效性指导。本学期组建了新教师学习小组。采用随机访谈、半日活动观摩、听评课的形式,提升新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时间上进行了灵活安排。依托园本培训项目和网络资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团队学习与自主学习。
(二)美术骨干教师工作室
本学期着眼于美术教学中的常规和共性的问题,通过给骨干老师压担子,让他们以年级组为单位,两两组合开展主持教研活动,教学主管进行前期的帮助与指导,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平时的学习者化为施培者,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发挥骨干老师的能动性,积极思考教学中的问题,给园本美术课程注入新的思考,同时能带动青年老师有效的重温学习园本美术课程,而骨干老师能通过教研组织思考的过程,认知梳理园本课程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班写意美术教研”“中班写意美术教研”、“大班美术教研”、“写意教学中材料的思考”“写意教学中的示范”、“写意教学中的观察”等教研活动,通过教研引发老师新的思考,从而有效的推动日常美术教学。
(三)师徒结对小组
10月、11月开展师徒结对月的活动,听课活动采用师徒结对方式,进行互帮互助式的听课和指导,通过骨干教师、经验教师带新徒弟的形式让青年教师更快地熟悉教育教学,二者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并通过骨干教师和教学主管结对听课的形式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的迅速成长。
四、省培平台自主选课——借他山之石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1.本学期有26人次参加省培平台自主选课。主要培训项目有:《幼儿园项目课程实施策略》、《幼儿园游戏故事视频案例制作实战》、《2020下鹿城教育叙事写作研修班》、《2020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科研主题培训》、《基于儿童哲学绘本阅读的幼儿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园本STEAM教育项目设计实战——以“纸牌桥”等项目为例》、《幼儿园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初级培训班》、《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策略大揭秘(远程)》、《幼儿园五大领域专题基础培训(远程培训)》。
2. 教学主管和教研组长参与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培训,其中2人参加了温州市课程改革培训,5名人教师参加了鹿城区幼儿园课程改革主题培训。
3. 7月-8月,27名在编教师参加了鹿城区教师心理健康C证的培训,考核全部合格。
4.11月,浙江省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培训的启动,前期在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和中国教师教育网的统一统筹策划下,组建了幼儿园管理团队,与培训机构共同制定了培训方案,沟通培训内容,下一步将逐步启动教师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共有48名教师参与此次培训。
本学期培训亮点: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助力培训层级推进
本学期,我园园本培训以项目化形式实施以来,始终围绕课程建设,重点突出班本课程建设。通过大咖引路、专题讲座、视频直播、教学现场、阅读研修等多种形式,以“深化课程理念”、“深入课程实践”两块面交替开展的形式,通过集团园层面的理论研修、教研组层面的课程审议、班级组层面的班本化实践,层层推进,助推了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二)多元化培训形式,展现研培一体
针对教师课程执行力弱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元化方式进行集中引领,重点围绕主题审议背景下的班本课程,设计了多项培训,将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推进与提高。
1.专家引领。通过专家向一线教师展示课程理论,减少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盲目性,让教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提高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视频直播。紧紧跟随上级部门的步伐,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在理论层面力求达到一致,在实践层面力求教师进行转化、内化。通过网络直播,解决了时间、空间、地点的局限,让教师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姐妹园的经验分享。
3.教学现场。围绕主题审议背景下的课程设计,用现场教学展示的方式将教师的设计思考与理念呈现,进行教学诊断,同伴间展示与交流,互相学习进步。
4.阅读研修。通过阅读共同体建设,帮助教师在团队影响下,养成阅读的习惯。通过主题式阅读研修,让团体在共话中共同提升。
(三)培训成果凸显,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
通过培训后,教师将所学进行转化,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1人评为温州市教坛新秀,1人评为鹿城区教坛新秀,参加一、二职称评审的3人全部上线;一个运动、餐点环节视频荣获市二等奖;1个案例获市三等奖,1项微调研获区一等奖并推荐市里参评;意象撕纸教研组评上区级先进教研组;选送的1个主题活动与2个典型课例均获区一等奖;还有9个案例获区二、三等奖。
我园还在公众号平台搭建了课程孵化栏目,为老师提供展示班本化实践成果的机会。培训成果展示,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提高的自我效能感让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培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