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首页
> 旧版网站(作废请勿加资料) > 校本培训 > 培训动态

立足语文要素 锤炼高阶思维

作者:马凤舞     发布时间:2020.11.02     浏览量:

       一声梧叶一声秋,秋风起兮意渐浓。10月29日,温州市“瓯越教育人才”培养对象送培活动语文专场在温州市墨池小学拉开帷幕。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卓东健院长、市教师教育院义务教育科科长何必钻老师、温州市名师潘旸老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语文研训员杨伟燕老师、余佳莉老师莅临指导。

                                                                行走在真实课堂的语文要素构建

浙江省特级教师牟原喜带领三年级的学生探访《富饶的西沙群岛》。牟老师的课堂平实中见深意。他紧扣三年级学情,由浅入深,徐徐而进,款款而行,利用教学中的难点,呈现学生进程中的疑点、盲点,并通过有效的对比支架,直击“关键句的辨析与作用”,在真实的学习问题中,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温州市名师李娜老师则和五年级的同学一同亲近文艺性说明文中活泼可爱的《松鼠》。李娜老师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上的信息归纳提取题,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通过分类、提取、甄别、统整的策略完成信息的最优化提炼。

 

温州市名师许小燕老师带来一堂《慈母情深》,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剖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言外之意,文中之情。在展开教学时,许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起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点,从质疑入手,走向文本解读,走向思维提升。


来自墨池小学的陈西老师携墨小六年级书法社团的孩子,演绎了《写好带示字旁的字》。陈西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礻”和“衤”混淆的乱象引入,用两个偏旁的汉字衍化史为助学支架,从本源上名章立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个偏旁的使用方向。接着,陈老师细致讲解了“礻”在配合不同部件时书写的不同样态,并让学生摆弄偏旁部件、自主书写实践、同伴比对评价等,落实写好示字旁的字。

探寻从内容走向需求的具化之路

浙江省特级教师何必钻为名师课堂做专家评课交流。他指出:语文要素有别于语文知识或语文技术,它衍化于学生本身对语文学科学习的一种需求,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需求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碰撞具化出来。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推进可视化、如何去锤炼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温州市名师、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部语文教研员单志明老师同样关注语文课堂中的思维发展,他的讲座《思维教学:走出语文教学的模糊地带》点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听说读写的障碍本源在于语文思维能力的不足。

单老师结合大量的课例为老师们提供了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几种策略:让学习更具有情境性、让知识以结构的方式呈现、让思维具有清晰的可视性、用高阶问题助推思维发生。

此次语文送培活动开通了线上钉钉直播,超20000人次的语文教师参与观看了教学展示活动和讲座,墨池小学作为承办单位,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校本培训。此次活动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学习、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求真研实,集智共进!

                                                                                        温州市墨池小学

                                                                                           2020.10.3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