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养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名师培养动态

《幼儿园课程班本化实施专题调研 走进温州鹿城》——鹿城区林艳学前名师工作室第8次培训

作者:林艳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量:

为了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和实施,提升教师课程建设和执行能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研讨与经验共享,2020年10月26日省教研室带领大市幼教教研员团队一起走进鹿城,对幼儿园课程班本化实施开展专题调研。温州市林艳学前教育名师工作站、鹿城区林艳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及温州市第五幼儿园教师共同收看了此次线上直播。

“与孩子歌唱,勇敢坚定去闯,一路陪伴快乐成长……”温州市第六幼儿园教师团队的一首《乐(yue)·飞翔》为本次调研专场拉开了帷幕。随后,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峰为本次活动致辞,讲话中他回顾了鹿城区教育历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为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送上祝福。接着,鹿城幼教专题片《白鹿衔花·春满稚园》更让线上、线下的幼教人直观地了解鹿城幼教的变迁与发展。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以温州市鹿城区五所公办园为代表,由各园园长做课程班本化实施经验汇报。首先上场的是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第十幼儿园园长陈晓为,她带来的是《幼儿园班本主题课程内容的设计路径与策略》。陈园长依托“玩美”园本课程,以班本课程《我运动我健康》为例,讲述了班本主题课程的设计背景和课程内容的设计路径。基于以上班本课程的实施开展,鹿城区教坛新秀黄路遥老师展示了中班韵律操《运动小人》,让老师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运动与班本的融合。

紧接着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园长王畅和大家分享了《基于游戏精神的班本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温十一幼秉承着“源于爱·游于艺”的办园理念,将游戏精神融入一日生活、班本课程中。王园长从中班课程《桥这一家子》切入,分享班本课程实施中如何体现幼儿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通过“探索桥”、“给桥取名字”、“多元搭桥”等活动,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将桥的经验进行迁徙,从而促进儿童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之后,温州市教坛中坚、温州市第八幼儿园园长黄晓虹分享了《运动着的童年——体锻工坊与班本主题课程的自然融合》。黄园长围绕温八幼的“乐能运动课程”,对于运动与主题课程分离的状况,提出探寻课程与体能活动的内在联系,以儿童视角发现运动资源,找到他们链接的最佳结合点,在师幼共构中推进游戏的发展,让体能活动与主题课程自然融合。在这样的路径下,既满足了孩子主题拓展的需求,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发展了学习品质在乐与能的平衡中促进了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第四幼儿园园长金晓群分享了《玩出来的规则——生活班本课程的价值取向》。金园长介绍了生活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实施策略。通过班本课程,幼儿得到了完整发展,成为文明生活的小主人;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提升了课程实施的执行力;幼儿园完善了幼儿园园本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

最后分享的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五幼儿园园长林艳,她通过《协力共育:幼儿园班本主题课程中的家园合作》,介绍了温五幼多年坚持三三制家长学校,即幼儿入学3年,家长入校3年,合力共育。期间,林园长以班本课程《幼·三国》与《我爸爸》为例,从前、中、后三阶段畅谈了五幼的共育策略,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形成研学共同体。通过班本课程的开展,不仅推动了教师的睿变,做起课程来更有底气;还敦促了家长的转变,优化家长教育水平;更体现了幼儿的渐变,通过自主学习收获了满满自信。一路走来,温五幼和家长并肩同行,让班级的主题课程越研越有料,充满了班本味、原创味、儿童味。

活动最后,杭州市幼教教研员刘文红老师、嘉兴市幼教教研员彭小元老师、湖州市教研员莫娇老师、台州市幼教教研员高美娇老师、义乌市教研员鲍莲珠老师等专家,对此次调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鹿城幼教的研究成果。他们表示在此次的专题调研中,看到了教师尊重儿童、放手儿童、欣赏儿童的教育理念,各园都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基于儿童当下的经验与兴趣,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助力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的班本课程的研发。

儿童是课程的开发者,老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两者共同生长,才会呈现出班本课程的独特价值。教室是河道,班本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学前教育的无限精彩。工作室学员们在聆听了这么多鹿城幼教人的智慧成果后,纷纷表示要努力汲取各园的先进理念与丰富经验,打开班本课程研究、设计的新思路,让自己成为专业而有智慧的陪伴者,看见爱和自由,看见生长的力量,促进儿童自由地生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