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大数据,推动儿童学习研究——记区小学数学"大数据与儿童数学学习"主题研讨活动
作者:朱力
发布时间:2015/05/31
浏览量:
2015年5月26日,燥热的天,厚重的云,都无法阻挡我们行走的脚步。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剧场,一场主题为“大数据与儿童数学学习”的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主办,市朱力名师工作室、鹿城区城中学区、市少艺校协办。活动特邀全国教育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上海市教委顾问、斯坦福心理学博士张韫老师做主题报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数学师训员、浙师大首届教育硕士王炜老师做专家点评。
活动分为课堂观摩、课例点评和主题报告三个环节。
上午的课堂观摩环节,东道主温州市少艺校的侯百锋老师和可爱的一年级孩子,一起演绎了一堂《找规律》,他从什么是规律,描述规律和创造规律三个递进层次,带领孩子们边看边玩,边玩边议,用孩子特有的方式体验规律的本义。之后,由朱力名师工作室的两位学员上研讨课,洞头县东屏小学叶小芳老师带来二下《万的认识》,她以红豆、星星、计数器、数轴等大量素材,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孩子们在体验万的过程中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温州市瓦市小学的戴玉英老师则紧紧抓住转化二字,带领孩子们从迁移方法,进而优选方法,再到提炼思想方法,拓展应用,精彩地演绎了新教材新内容《多边形内角和》。期间,少艺校孩子的专业又温馨的课前文艺表演时不时引来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的一阵阵热烈掌声,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常常引得大家不住点头赞赏。
课堂观摩之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数学师训员王炜老师对三节课进行高屋建瓴的点评。短短40分钟时间,他不断激发老师们思考:这堂课如果让你去思考,你会提什么问题?同时带领着大家去分析教材意图,去梳理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做深入的剖析和精彩的诠释。既有高立意的教学思想,又有接地气的设计思路,这样的点评让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下午,斯坦福心理学博士张韫老师给我们带来《大数据改变教育——大数据背景下的儿童学习研究》主题报告,报告中呈现了上海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可视化数据及其分析,冲击力很大。他先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直指今天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尊重和挖掘数据的工作远远不够。他以一张92分的试卷为例,引导老师们分析关于这场考试,除了这个92分,还有哪些数据可以挖掘利用,再由一张试卷拓展到教育教学的诸多领域。他指出,大数据技术之于教育,有可能帮助教育教学研究做到:通过全方位的数据量化找到真正起作用的教育影响数据(去经验)、洞察学生的真实(避免师生在传统问卷过程的掩饰倾向)、真正走向个性化(全样本数据,不忽视任何一个对象)。张博士时常抛出一个问题,当我们借助经验对这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做出回答后,他呈现大数据研究的结果,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经验,会场一阵阵的惊讶、恍悟、震撼…… 最后张博士应我们的要求,展示了他们为北京十一学校合作开发的历史与社会在线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切合的学习方式、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令老师们强烈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已经扑面而来。
这是一场精彩的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盛宴,它或许没有太多可以立即借鉴和实施的操作方法,却给予我们许多全新的视野与启迪:1.传统的教育教学研究一定程度上依赖经验,而大数据时代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技术,将使我们有可能轻松拥有更多的课堂数据、学生行为数据,有机会进一步逼近真实的学习。2.今天我们拥有的教育教学相关数据远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教育系统对数据需要更多的尊重和重视,关联和整合,需要有数据挖掘意识,为教育改革提供数据红利。3.应该在数学课堂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意识。
(文:朱力 黄凤霞 图:王安 侯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