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鹿城区陈琳茜名班主任工作室第22次活动学员心得

作者:陈琳茜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

第22次活动心得

施纯纯:

    各位班主任展现出的独特班级管理和育人智慧,犹如璀璨星辰,令人眼前一亮。线上叶老师、陈老师的分享点评,如同灯塔之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深刻体会到带班育人方略的理念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动力。曾老师的点评为我今后撰写相关文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方向。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触碰。作为班主任,我将以爱为舟,以科学方法为桨,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我,反思提升,努力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助力他们幸福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林琦:

   现场观摩带班方略比赛时,各位班主任独特的班级管理和育人亮点令人印象深刻。线上,专家老师的分享点评,更是让我明白带班育人方略理念需与实践结合,创新更是关键。班主任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事业。我将始终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用我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去浇灌每一颗心灵之花。

邵怀楠:

   这次的培训聚焦“带班育人方略”,大家多角度地分享了自己的带班育人智慧与心得,让我受益颇多。从中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带班育人方略理念需与实践结合,创新更是关键!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生为本,结合多种方法和对学生的关爱,进行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助力学生茁壮成长。学生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作为教育者,在一次次实践反思中,也能遇见能好的自己。

程思:

   本次带班方略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叶老师分享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份优秀的带班方略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陈老师的讲解为我提供了构建班级管理框架的方向,极具指导意义。曾老师结合案例的专业分析,让我学会如何将带班理念转化为具体文字。季老师 “在行更在心”的寄语,更是让我意识到班级管理不只是工作,更是用爱与责任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这次云端研讨活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激励我们持续反思、不断进步。

王佩佩:

    参加这次带班育人方略研讨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优秀选手的案例分享让我看到创新育人的智慧,陈老师、曾老师的点评教会我如何系统构建带班策略。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仰望星空——用先进理念指引方向,更要脚踏实地——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未来,我会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更多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怀,让教育真正成为点燃心灵的过程。这次学习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教育初心的重温。

林敏昕:

    感谢鹿城区德育团队在周六的清晨,针对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参赛者组织了这场深入的策略交流。细心筹备的比赛之后,还能收获这份令人难忘的“反馈”,让我心中充满温暖。无论是往届参赛者的经验分享,还是专家的精彩讲座、精准点评,都让我深受启发,对今后方略的编写和优化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教育是一项用生命感动生命的工程。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应以爱心为基石,以科学为指南,实现个性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期望我们能够运用智慧,总结策略,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邱思怡:

    观摩了此次"带班育人方略"比赛后,我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维度。以生为本的育人案例生动诠释了"教育即生长"的理念,特别是情境式德育、项目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今后我也将以"做学生成长的脚手架"为指引,在班级管理中强化价值引领,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让教育真正成为唤醒心灵的艺术。

严若尔:

    参加此次鹿城区中小学班主任带班方略现场评比和研讨会,我收获满满。在现场观摩其他参赛选手表现,我深感自己带班方略的不足,不够系统且欠

缺创意。

     在后续的点评中,聆听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我也学到了很多方法,深刻认识到带班育人理念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理念先行,减法加持,日后我会

不断探索完善自己的带班方略,助力学生成长 。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