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
周晓林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研修总结 |
2024: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
2024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成长的一年。每个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下是我对这一年的回顾:
一月(启航)
一月,我踏上了新的征程,第一次在区级讲座中分享《嗨!@一米微集市》。这次讲座不仅是我个人专业成长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与同行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开始。在这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多次学习机会,包括与周老师工作室的伙伴们一同参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在那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学文化创社的魅力,那种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耳目一新。此外,学校广州一土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分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个名为“帮盲”的项目,它让学生们通过体验盲人的生活,学会如何帮助视障人士,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深受启发。
二月(成长)
二月,随着寒假的结束,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我再次投入到了繁忙而充满乐趣的开学工作中。这个月,我不仅要处理各种行政和教学上的琐事,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每天,我都在观察和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从他们的笑容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三月(探索)
三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我也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新挑战——第一次课题申报。这个月,我将我的研究兴趣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始着手准备一个关于数学微项目化的课题。
在申报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相关文献,梳理了课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我的目标是通过这个课题,探索如何将项目化活动更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中。申报工作是繁琐的,需要撰写详细的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预期成果等。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搜集资料,与同事和专家讨论,不断完善我的研究设计。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收集的可行性等,但这些挑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科学地进行教育研究。
同时也有幸参与了鹿城区作业设计展会,这是一次关于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的专题研修活动。这次展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作业设计创新的平台,更是一次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展会中,我见识到了多种作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包括课前作业、课堂作业、课后拓展性作业等,这些设计不仅涵盖了知识的巩固,也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发,特别是项目化学习在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四月(充实)
四月,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收获颇丰且充满反思的月份。在这个月里,我积极参与了多项教育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加深了我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比如,通过参加鹿城区组织的课题研讨会,我获得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这对我的课题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灵感。这些讨论让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瑞安聆听浙派名师的课程,我见识到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些课程不仅展示了高水平的教学技巧,也让我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参与温州市优质课评比活动,我观摩了其他教师的精彩课程,这不仅为我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
四月的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不可或缺的。我将这些新的启发和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希望能够为学生们创造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总结四月,我感到自己在专业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将这些经历视为宝贵的财富,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工具箱,也为我未来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期待将这些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五月(遇见)
五月,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我带领孩子们参加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七都研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户外教学的尝试,也是一次难忘的探险和学习之旅。
在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研究七都的地理、文化背景,以及我们即将进行的活动项目。孩子们对这次研学活动充满了期待,他们的好奇心和兴奋感在出发前就已经溢于言表。
在七都,我们参与了多种户外学习活动,包括自然观察、生态探索、历史遗迹参观等。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五月,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遇见。在这个月里,我有幸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朱乐平老师,并在鹿城区的“一课研究”活动中聆听了他的讲座和示范课。深刻感受到了遇见教育大家的震撼:5月21日,朱乐平老师莅临温州市实验小学桃花岛校区,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说对错 讲道理》的课例和推理专题讲座。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聆听朱老师的讲学,他对于推理意识在课堂实践的融合路径有着深刻的见解,让我对教学方法和学习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收获。
六月(感恩)
随着夏日的热浪逐渐袭来,六月也迎来了学年的尾声。在这个月里,我们进行了期末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学期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假期做准备。6月的结业典礼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它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学习告一段落,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开启新的篇章。回忆、感谢并期待着新的可能性。
七月、八月(夏日)
七月和八月,我开启了暑假之旅,探访了中国两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西安和洛阳。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玩,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历史学习。
西安:历史的厚重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我首先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那些排列整齐的陶俑仿佛让我回到了秦朝,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力量。随后,我漫步在古城墙上,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同时也体验了现代西安的活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丰富藏品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
洛阳:文化的深邃
从西安出发,我来到了洛阳,这座城市同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龙门石窟的佛像雕刻让我对古人的技艺和宗教信仰肃然起敬。白马寺的宁静祥和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而少林寺的武术表演则让我对中华武术文化充满了敬意。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和汉画让我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九月(研磨)
九月,随着夏日的炎热逐渐退去,作为课题组的成员,我参与了两项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结题的过程中,我深入分析了课题的研究数据,反复推敲研究报告的每一个细节。我的目标是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真实反映我们一年的辛勤工作和探索。这项工作虽然繁重,但也让我对科研的严谨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呈现研究结果,如何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清晰的观点,以及如何撰写能够引起同行共鸣的研究报告。导师的每一次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他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十月(驱动)
十月,秋风送爽,我在教学的双轨上忙碌而幸福地前行。这个月,我同时参与了校内的磨课比赛,课题为《十的再认识》,以及前往龙湾的送教课《制作活动日历》。这两项活动让我的十月充满了挑战与成就感。
《十的再认识》:磨课的深度
在校内的磨课比赛中,我选择了《十的再认识》这一课题,旨在深化学生对数字“十”的理解。我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十”的构成和意义,从而加深对十进制数系统的认识。每一次试讲后,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导师们的建议进行调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学生们的进步和理解,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制作活动日历》:教研的广度
在龙湾的课中,我带领学生们《制作活动日历》,这个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这次上课不仅让我有机会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也让我体验到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忙碌与幸福:教学的双倍体验
十月的我,像一个旋转的陀螺,在校内磨课和校外送教之间忙碌着。虽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每一份忙碌都转化为了教学上的成长和学生脸上的笑容。我在忙碌中找到了幸福,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努力都在成长。
十一月(挑战)
十一月,秋意渐浓,我在教学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次宝贵的磨砺。这是我第一次前往乐清进行教学实践,这个月,我深刻体会到了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并对导师的悉心帮助充满感激。
乐清教学实践:挑战与反思
在乐清的课堂上,我面临了教学中的一些挑战。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并不如预期那样顺利。我意识到,教学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以及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
公益课《村长的秘密——商不变性质》:教育的传递
在公益课中,我尝试将商不变性质这一数学概念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村长的秘密》这一主题,我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商不变性质的奥秘。
在这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感激我的导师。他不仅在教学设计上给予了我宝贵的建议,还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导师的指导帮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二月(起航)
十二月,我有幸参加了小学骨干教师等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
在上海,学校在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前瞻性和实践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曹杨实验小学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标杆,展示了如何通过课程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学校的创新实验室通过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实践性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金华,俞特老师提出的“三种境界:工匠师”理念,实际上是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刻理解和总结,让我深受启发。
把课上对: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强调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效地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知识。俞正强老师提出的“种子课”理念,就是让教学在学生的思维深处生根发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把人育好: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能力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新的一年,也要大步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