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
杜丽丽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种子课3.0》这本书列举了俞正强老师很多经典的课堂教学实例,让我感受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俞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他不光是在教学生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方法,更是教学生寻找知识的本质。
他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听懂、学会。怎样上好一节课?书的序言中也提到,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教材对话。二是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讲清楚。三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本书俞老师的课例中都充分体现了以上三点。
种子课,不是摘一片叶子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蓬勃向上、热爱学习的种子,种下一颗能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境界不断生长的种子。从本书举例的课例让我看到,教师要明白数学知识的结构与价值,知道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方式。结合这两点确定某一单元中哪些课被认定为种子课。而上好种子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成深度学习。
从这本书中不难发现,俞老师是能够识别种子课的,而且能让潜在的种子课成为现实的种子课。俞老师在学生学习起点分析与思考,对知识性质与学习性质的分析,对教学内容之于学生发展的意义的分析,对课的目标的层次性区分与定位,都极为细致而深入。
《度量天下》这节课,他用水感做比喻,指引我们将小学阶段所有的计量单位集中起来,集中起来,学生的量感便会喷薄而出。俞特给我的印象是一块黑板走天下,果不其然,这堂课他以长度单位的材料(单位,度量工具,对象,属性)为引起,引导学生整理出已学过的计量单位。再以此为材料,设计关键性问题:同学们认为是先有度量单位还是先有度量工具?我们为什么要做度量这件事情?度量这件事情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在这份材料中,最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将小学学过的计量单位形成知识网。接着,他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那些书本上没有经历过的度量。使学生感受到度量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度量,好像所有的对象都可以度量。真的这样吗?还是凑巧?再总结回顾,这样的设计,倒叙纵览,在整体中深化理解;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迁移应用中对知识进行论证。
这些课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亲身体验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学生深入思考、互相讨论得出的。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积极性,生动演绎了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位一体。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老师,我首先要认真感悟俞特种子课传递的正能量,再积累实践。其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以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