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潘旸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阅读探索,且思且行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 陈莹莹
芳菲随春去,葱茏入夏来。在这草木葳蕤之时,万物怡然。而我,正如这丰盈之草木欣欣然等待朝阳。加入鹿城区潘旸名师工作站的青年教师研修班于我而言,乐之,喜之。
工作一年有余,我在对班级学生的阅读文学指导过于平面且没有大咖方向性的指导,甚是迷茫。教学虽依据教材,但也囿于教材的思维局限里。有时从网上查找各类书单,粗浅地整理成所谓的“必读书单”,发送给学生供其参阅,也不知学生阅读真正所得,学生阅读兴趣也无从再度激发。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成为了困扰之大惑。
所幸,通过前期的线上网课和5月28日文学研讨学习过程,在导师的智慧指引与前辈的经验分享之下,阅读教学指导之路逐渐有了明朗的方向。而“阅读”好似一坛窖存经年的老酒,需要教师不断精心酿造,醇香才能不断悠扬至学生心间。“阅读”这个语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学习生涯之中。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需要学生在真正的“阅读”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针对日后的阅读文学教学,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由点及面,培养泛读兴趣
作为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有着示范辐射效应。教师的举手投足的行为,会使得学生无意识地模仿。无疑,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之前,自身需要合理规划阅读时间,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教学间隙,捧上一本,不断丰厚和充盈自己的阅读素养,长而往之,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地培养阅读情志。同时,在制定阅读推荐书单时,教师应当要有“泛读”的意识。读学生将读之书,读作品联读之书,读大千文学之书。
2.织线成网,落实整本书指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大力推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体系构建的初始阶段,教师在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要有整本书阅读教学意识。教学时从一本书延伸到一类书;从一个人延伸到一类人,从作家创作的一个时期延伸到整个人生轨迹。
(1)首先,在阅读启动前,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规划。
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时,可以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对书目的设计上要规划自主阅读、集体讨论、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等教学活动,督促学生用科学合理地完成阅读任务。在对阅读单的设计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学段意识,不拔高要求,但鼓励创新。在二年级上册,我就设计了一张附有好词佳句的阅读记录卡,作为学生阅读痕迹的载体。同时,鼓励学生绘制阅读封面,加强对记录卡的喜爱,形成学生独特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易造成半途而废的情况,此时需要教师实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多种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后续的阅读兴趣。
(2)其次,在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构建网状思维。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读什么呢?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认真学习了线上研讨,不少老师都提出引导学生树立“知人论世”的意识而亲其人,爱其文。通过认知的转变,关注人与书的网状关系,学生可以主动查阅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人的评价,甚至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稍做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书籍的理解。有了对作者人生经历的感知,人物解读得以丰富。如在二年级下册,有一篇达芬奇的《小毛虫》。教师可以出示达芬奇的“人生地图”,基本勾画出作者的人生轨迹,掌握作者的重大人生事件,体悟创造心情背景。如此,学生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对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顿悟。
除了阅读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作品,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让学生同时阅读多本主题内容相近的作品。例如,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曹文轩《草房子》的同时,还可以去看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两本都是描写少年成长的主题的书籍,学生在阅读两本书可以去体会书中共有特色,同时也可去体会两者的差别。通过对作品之间的比较赏析,用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作品,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最后,在阅读交流时,引导学生发散联结思维。
在对于人物传记的阅读学习中,邱老师的《林语堂和<苏东坡传>》中,将苏东坡与林语堂两者的人生轨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两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生活情趣等,发现两者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知音情怀。这是学生从孤立的阅读体验中,迈向更高层次的整合阅读,迁移运用学习策略,收获“1+1>2”阅读效果。在后期对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上,教师应有所创新,不止于阅读记录卡的展示,也可运用说一说故事的脉络、编一编故事的结尾、演一演故事中的情节,以期阅读水平的提升。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直观可见的形式对故事内容进行呈现。如遇到人物情节段落时,运用鱼骨图、时间轴等,梳理剧情进展、人物关系等,不亦乐乎。
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激活学生的课外储存,开拓认知空间,体悟作家情志,丰富阅读体验,让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循着缕缕书香,披着袅袅晨雾,在名师指引之下,携手三五同道好友,在阅读文学教学探索之路上且歌且行,且学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