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辐射

思政一体化 初小共衔接(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邓权忠 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量:

思政一体化   初小共衔接

      ——创建鹿城区名师工作室研修新样态(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鹿城几个中小学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在“思政一体化、初小衔接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四个名师工作室通过联合研修活动、不同学段学员通过上课、说课等方式进行交流分享,以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青少年道德成长需要初小衔接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提速期,思维活跃,身心逐渐健全。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引导他们正能量地思考,是当下最为关键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帮助青少年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作为关键一环,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道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认知能力发展而循序渐进提升的。小学阶段以感性认知能力为主,到了初中孩子的理性认知能力增强,故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又相互联系的。

因此,思政课初小衔接活动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螺旋上升更加紧密,夯实新时代铸魂育人的教学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读本有效学习促进初小衔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是中小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书与统编思政课教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相互补充,构建起更为坚实的新时代铸魂育人教材体系。道德与法治课通过《读本》内容补充,能加深学生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因此,在不同学段教材中,都设定了同类主题,起到不断巩固知识内容、循环提升思想道德情感的作用。

以《强国必须强军》一课为例。这个主题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材中都有出现,不断引导孩子认识一个国家强大首先必须要让军队强大起来。军队的强大才能更加安全地保护国家、保护民众。但中小学教材也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小学教材中《强国必须强军》侧重了解军队的作用,保卫国家主权、人民利益,从而达到对军人、军队的崇敬之情,采用方法更注重“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而初中《强国必须强军》则更重视“国际形势“民族复兴”等更加恢宏的案例,更加宏大的视角去看待和思考“强军”的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小学生,先从大体上具有“强军”的意识和认识初中生,全面认识“强军”的意义。

不管是小学思政教师,还是初中思政教师,在备课时,如果根据不同的学情,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教材,那么就会更加准确地把握本学段教学的重难点,进而为学生学习读本提供更加有效地引导。

三、四大名师携手引航夯实初小衔接

实现初小思政教学的融合,提升思政课初小衔接的实效,推进名师资源的区域辐射力度,鹿城区蔡永、邓权忠、吴映、黄又绿四位省特级教师、市名师,携初中、小学四个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于2021年10月22日,在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联合举行“研究思想、深入课堂、学习读本”为主题的初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该项活动还面向鹿城区西部所有农村学校教师开放,为实现教育共富贡献力量。

活动开始之前,工作室导师们就组织学员们对读本教学的初小衔接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讨论如何选题、以什么方式呈现、要有什么成果。邓权忠老师指出:必须在课堂中呈现初中和小学教学的不同特点,但同时又要体现出初小思政课的必然联系。蔡永老师给出建议是:老师们可以从“衔接”两字上思考教学的侧重点。黄又绿老师提出:执教的老师必须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吴映老师认为:初中和小学读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应该区分开,体现不同学段的教学特色。

导师们的指点引发学员们的思考与讨论。大家认为:当下,习总书记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因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不仅是关系社会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切身感受到的事情。最后,邓权忠名师工作室熊佳老师和黄又绿名师工作室姜诗谦老师选择的话题就是《小问题·大民生》和《开对药方拔穷根》。

活动当天,两个学段四位学员分别代表四个名师工作室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研修成果。

首先是黄又绿名师工作室的姜老师上研讨课《开对药方拔穷根》。她从生活中的分蛋糕自然迁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分享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是如何促进社会公平的。她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湖南十八洞村长期贫困的原因以及最后脱贫成功的“药方”,让学生体会到消除贫困,共享发展成果,就是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紧接着,姜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厕所改建这件小事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民生生活改善的事例,切实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正在变得更加美好。

接着是邓权忠名师工作室的熊老师上研讨课《小问题·大民生》。她首先请孩子们推荐自己校园中的最美一景,这引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校园美景。然后熊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校园之所以变得越来越美,因为教育局政府部门的重视,体现国家对我们教育事业的投入,这就是国家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问题的体现。孩子们深深体会到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最后老师设置案例情境各小组同学帮助小项同学通过拨打市长热线解决河道长浮萍的问题”,很好的运用迁移法,让孩子们思考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吴映名师工作室的李老师以试课的方式分享《做新时代的追梦少年》这一课题。她带领学生认识党徽、党旗,走进党史,致敬先锋英雄,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意。接着让孩子们关注身边值得点赞的“红领巾”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追梦热情。最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中国梦,一个个梦想映射着追梦少年的美好未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蔡永名师工作室张老师以说课的方式分享《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一课题该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但张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她将整体内容分为四个板块:析内容,建构逻辑;定目标,明确方向;述过程,整体构思;谈反思,设计亮点。从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对这一课重难点的精准把握,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逐一突破重难点。整堂课扎实有趣,为老师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名师工作室展示了阶段性研修成果,如何让老师们有更大的提升呢?四个工作室的导师联合邀请了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思政学科教研员侯定伟老师为学员们专家点评和专题报告。侯老师以四堂课为例,引导大家思考与领悟教读本的原则与方法。侯老师首先分析教学读本时会遇到哪些问题?读本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侯老师指出,要切实发挥读本的教育价值,帮青少年“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等;明是非、讲规则、辨善恶,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助力本课程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他说,教学读本要设置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足够读读本的时间,在读中思考,学会表达,最后还要付诸实践。最后他说,要明确读本教学的四大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与教材融合的原则。侯老师的专家引领,让广大学员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最后,特级教师邓权忠代表四个工作室做这次联合研修活动总结。邓老师首先肯定了四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读本的有趣和价值他说,四堂课的设计体现了活动性、有趣性和生活性。两堂课从不同的切入点,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最后邓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教学设计要关注知识的逻辑体系和板块梯度课堂学习应对学生的情感提升有一定的促进

初小思政教学一体化是今后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思修课教学的发展方向,初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联合活动也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研修样态。让我们所有思政课教师携手共进,为思政学科在鹿城区蓬勃发展共同努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